不同的地缘环境、历史经历与国家特征,决定了中国与西方对外政策的差异。在本书作者看来,尽管中国希望建设强大的军力,但它并不会随意使用这种力量,也不会成为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帝国主义国家。考虑到“中央王国”观念的深远影响,随着中国全球地位的上升,它或许会选择通过其他方式在世界各地积极发挥影响力。


大肆扩张并非中国传统 
牢记西方和中国行为模式的差异,这很重要。长期以来,前者一直试图向海外扩张势力,直到世界的偏远地区,这种模式起源于葡萄牙、荷兰和西班牙。中国正相反,它没有海上扩张的传统,而是以大陆为基地,实施渐进式扩张。
明朝航海家郑和与欧洲早期探险家的目的完全不同,正说明了这一点。直到今天,中国人也没有试图向领土外投放力量,甚至还未能建立一支远洋海军。所以,下面的假设是合情合理的:作为超级大国,中国在未来某个时候将掌握向远方的海洋与陆地进军的能力,但至少到目前为止,它还不是中国人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一部分。
另一个因素也会加强中国的保守立场。尽管曾经遭受的屈辱常被视为中国试图雪耻的原因——如同二战前德国的情形,但它也可能成为制约性因素。被侵略和半殖民地化的历史,以及在西方列强压迫下经历了这么多年苦难的事实,很可能让中国人产生谨慎心理。
换句话说,德国的例子对中国并不适用,二者侵略和被侵略的时序根本不同。中国在近代史上是被殖民的对象,而不是殖民者。其结果是,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中国也许会相当谨慎,甚至在自己的力量足以保证大肆扩张的情况下也会如此。的确,中国曾与苏联、印度和越南发生过战争,但那些大多是边境冲突。
这种制约还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征有关——忍耐,即按照与西方政治思维截然不同的时间表办事。1972年,周恩来与基辛格谈到法国大革命时,有一句颇具说服力的发言:“这个问题言之过早。”这样的思维方式正是文明国家而非民族国家的特征。
“无侵略性的军事强国” 
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十分注重这样的策略:封锁敌人、使其困乏,不要直接与之战斗;武力应是最后的手段,使用武力是虚弱而非强大的表现。正所谓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。这的确是中国战略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分,然而,认为中国的主导战略思想仅仅来自孙子,而不是相反,这种观点同样是误导性的。冲突是人类历史永恒的特性。
美国学者阿拉斯泰尔·伊安·约翰斯顿写道:“我对包括《孙子兵法》在内的《武经七书》的分析表明,上述两种范式并非水火不容,而是在中国传统战略思想中占有同等地位。”他的观点遭到中国学者的反驳。但不论哪种观点正确,认为中国不会建立强大军事力量的观点是错误的——2003年,一次针对中国一流大学50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,49.6%的人相信中国应成为世界军事强国,83%的人认为中国的军事实力还不够强大。
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?一方面,未来半个世纪内,中国看起来不可能具有很强的侵略性。历史经验将继续对中国人产生深刻影响,告诫他们做事要谨慎、有节制。另一方面,由于中国人越来越自信,他们潜意识中有上千年历史的民族优越感又会愈发明显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中国在获取利益时,帝国色彩或许会渗入其骨髓,但它并不会成为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帝国主义国家。
中国人口数量之庞大、文明之悠久,意味着它对自身地位的观念常常与西方相左。中国人胸怀“中央王国”思想,在很大意义上,这意味着中国并不渴望统治世界,因为它相信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。当中国成为全球主要大国时,这种思想可能得到强化。其结果是,未来的中国也许不像西方那样具有公开的侵略性;但这并不等于,当试图在世界各地发挥影响时,中国不会那么果断、那么坚决。